freesex18性满足hd/www.在线观看av/夜夜久/中文字幕免费在线视频

當前位置:首頁 > 實用信息

精準預測第三代先進高強鋼的Ms溫度

2021-06-06 來源:GS_Metals

近幾年來,第三代先進高強鋼得到了廣泛的發展,以滿足汽車行業對車身輕量化和抗碰撞性能的要求。一般來講,第三代先進高強鋼的微觀組織為超細晶的鐵素體/貝氏體/回火馬氏體基體和細小分布的殘余奧氏體。殘余奧氏體會強烈影響材料的力學行為,因此需要對高強鋼中殘余奧氏體的穩定性進行精準調控,同時避免冷卻過程中富碳新生馬氏體的形成。基于奧氏體的化學成分和晶粒尺寸,精確預測馬氏體相變開始溫度(Ms)對組織的構建是至關重要的。然而,目前對于第三代先進高強鋼,特別是中錳鋼和淬火配分(Q&P)鋼,涵蓋寬C/Mn元素濃度范圍的Ms公式還不存在。
 
近日,來自奧地利的上奧地利應用科學大學和格拉茨技術大學的Simone Kaar(通訊作者)及其研究團隊采用膨脹儀對51種不同化學成分的先進高強鋼的Ms溫度進行了系統測量,建立了精確預測第三代先進高強鋼Ms溫度的新關系。該Ms公式可適用于寬的化學成分范圍,包括超低和超高C元素濃度,這在目前已知的Ms公式中是無法實現的。該成果以“New Ms-formula for exact microstructural prediction of modern 3rd generation AHSS chemistries”為題發表在期刊Scripta Materialia。
 
本研究中所用鋼的化學成分和Ac3溫度如表1所示。為了確保不同鋼之間具有可比的狀態,將奧氏體化溫度(TA)設為Ac3+30℃。為了確定Ms溫度,將樣品以3.4K/s的速率加熱到TA溫度并保溫120s,確保完全奧氏體化;然后以50K/s的冷速冷卻至室溫,以避免馬氏體相變前的所有擴散型相變。該熱處理過程在膨脹儀中進行,每種成分的鋼重復5次。Ms溫度的確定采用切線法,具體操作如圖1所示。
 
表1 實驗用鋼的化學成分和加熱速率為3.4K/s時的Ac3溫度

 

 
 
 
 
 

圖1 0.2C-4Mn-1.5Al鋼的膨脹儀曲線,右下角為Ms溫度的確定方法,右上角為TA溫度下的奧氏體中平衡元素濃度

 

圖2給出了膨脹儀測得的Ms溫度與C、Mn、Si和Al元素的關系。當研究某一元素對Ms溫度的影響時,其他元素濃度基本保持不變。從圖2(a)可以看出,在xxC-6Mn鋼中,當C元素從0增加到0.7wt.%時,Ms溫度顯著降低,且C元素濃度和Ms溫度之間不成線性關系,而是平方根的關系。相反,Mn、Si和Al對Ms溫度的影響可以歸為線性關系,如圖2(b)所示。由于C和N元素對Ms溫度的影響相似,因此合金元素對Ms溫度的關系可以表達為:Ms = 692-502∗(C+0.86N)0.5-37∗Mn-14∗Si+20∗Al-11∗Cr,其中元素濃度為wt.%。

 
 
 
 
 

圖2 Ms溫度與C(xxC-6Mn)、Mn(0.2C-xxMn-1.5Si)、Si(0.1C-6Mn-xxSi)和Al(0.2C-3Mn-1Si-xxAl)元素的關系

 

表2比較了新的Ms和文獻中已知的Ms公式,可以看出本文中提出的Ms關系具有最高的相關系數(R2)和最小的平均溫度偏差(φ?T)。顯然,C和N含量對Ms溫度的非線性影響提高了相關系數,這是由于新的Ms關系在低C/N和高C/N濃度下改善了對Ms溫度的預測性

 
表2 新的Ms關系和文獻中已知的Ms公式

 

 

新的Ms關系表現出對Ms溫度優異的預測性,如圖3(a)所示。盡管Van Bohemen et al.提出的Ms公式也可以較好地預測Ms溫度,但是在Ms溫度高于400℃或者低于150℃時其預測性較差,此時對應最低(≤0.03wt.%)和最高(≥0.3wt.%)C元素含量的樣品,如圖3(b)所示。Mahieu et al.提出的Ms公式在整個數據集上的預測性都很差(圖3(c)),這可能主要與公式中C元素對Ms溫度的線性影響相關。

 

 
 
 

圖3 本文、Van Bohemen et al.和Mahieu et al.提出的Ms公式對Ms溫度預測的比較

 

本文基于大量實驗數據提出的Ms關系,可以實現對Ms溫度更為精確的預測。應用此Ms公式可以更好對熱處理參數進行選擇,并對第三代先進高強鋼在整個退火過程中的組織演變進行建模,將有利于整體工藝水平的提升!

 
 
歡迎留言,材料科學的進步,需要您的發聲!
 
 
原文鏈接:
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scriptamat.2021.113923